[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27

时间:2019-03-22  来源:考研  阅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27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有总体的、概要的把握;领会为什么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领会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的计划性和比例性、按劳分配原则等基本原理。

[学习建议]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主要特征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和需要认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学习本章内容时注意其来龙去脉,注意这些理论本身的内在联系。本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考生在复习时既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也要注意这些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现实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

[主要知识点] 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和区别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 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本章小结]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与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的地步,这种生产关系将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这是因为: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改造和消灭剥削阶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分散的农民经济组织起来,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更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同样是一个需要逐渐组织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相互衔接、发展和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首先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存在国家的情况下,公有制采取国有制的形式。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第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第四,实行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震荡。

任何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比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比例性,主要是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而实现的。马克思和思格斯曾经预计社会主义制度下将不存在商品经济。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中,都有一定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因而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或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经济中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由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其次,这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特别是公有制决定的。在未来社会主义制度中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种平等权利,但这种平等权利还是一种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由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商品经济,因而按劳分配不是运用货币手段进行的价值分配,而是采取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仅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全体社会成员将日益充分地支配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多投入,多产出;二是少投人,多产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基本内容]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由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和必然的历史过程,意味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制度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首先是从生产力标准出发的。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与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的地步,这种生产关系就要被打破,将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资产阶级既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又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

人类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社会主义革命不是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生产力,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主要表面在:第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新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重大推进作用,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工人劳动时间、生活条件已有重大变化。第三,为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不仅在经济关系方面进行了调整,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有机制上的调整与变化。

在当代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终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2、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在资本主义体系链条的薄弱环节,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从资本主义社会消亡转人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所讲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指的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过渡时期从总体上看不会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这是因为:要进行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改造和消灭剥削阶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将分散的农民经济组织起来,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更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同样是一个需要逐渐组织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消灭私有制,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共同点和区别#p#分页标题#e#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相互衔接、发展和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把我们现在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经济特征有: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各个社会成员的劳动力作为统一的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他们共同生产的产品也是社会的产品;社会产品中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归联合体的各个成员消费;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社会成员只能为社会提供劳动,领取个人消费品;由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于不同的部门;每个人参加的社会劳动,是直接社会化的劳动,他们生产的产品,不再互相作为商品发生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也存在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旧的社会分工还存在;劳动对每个劳动者来说,还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社会主义阶段,分配方式还只能和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全体社会成员的各方面的需要,还不能得到最充分的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旧分工已经消失,因而人们已全面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意愿变换工作,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笔记27

http://m.kwkids.com/xuelilei/15820.html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本类排行 本类最新